speaker

杜忆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

杜忆,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11年于北京大学获基础心理学博士学位,2012年至2015年先后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和麦吉尔大学从事认知神经科学的博士后研究。主要利用心理物理学方法、脑成像(如功能核磁共振成像、脑磁图、脑电)和非侵入性神经调控(经颅电/磁刺激)技术研究人类听觉言语与音乐认知的脑机制,在Nature Communications、Science Advances、PNAS、Neuroimage、Journal of Neuroscience、Neuroscience and Biobehavioral Reviews等国际一流期刊发表论文。

《眼睛跟踪音乐节拍:音乐聆听中的主动感知》



报告摘要:

  音乐聆听不是一种被动行为,而是一种主动过程,其中大脑和身体积极预测即将到来的事件,并与音乐节奏同步,这有助于优化传入的音乐信息的处理。虽然有多项研究已经提出了运动系统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但其参与的确切机理仍然不清楚。在本报告中,我将介绍一系列结合行为指标、眼动追踪和EEG测量的实验。我们发现了一个我们称之为'眼拍'的现象,其中不自觉的眨眼与音乐拍子同步,类似于手指敲击打拍。即使在没有旋律的情况下,这种同步也会持续,并且与拍点上的调外音的探测成绩显著相关,提示'眼拍'在关键时刻的注意力采样和信息处理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我们还发现眨眼与拍子频率下的神经振荡功率之间存在显著的互信息。并且,在眨眼发生之前,脑电时间响应函数的权重显著增加,提示神经活动可以预测眨眼的时机。与动态注意理论和主动感知理论相一致,我们的发现表明,眨眼可能预测性地与由音乐节奏驱动的神经振荡及时间框架对齐,从而有助于随后事件的时间预测和处理。这一研究大大丰富了我们对音乐聆听体验中主动、跨模态感知机制的理解。

SOMI 2023